许亮: 遇见他, 学生便有了多彩的梦想
【作者】韩欢 陈小雨    【来源】  【日期】2017年12月18日 19:50  【点击】[]

人物名片:许亮, 男, 汉族, 1977年生, 中共党员,贵州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讲课程: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实验、 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致力于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融合创新的教学研究, 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奖项三等奖2次、 省厅级奖项一等奖3次、 二等奖1次。曾获贵州师范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贵州师范大学”五先“ 共产党员、 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贵州师范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

钾燃烧时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才能看见那美丽的紫色。而许亮老师不一样,他不需要借用外物,同学们就能看见他身上散发出的光芒,他的光芒照亮着学生探索科学的道路。如果说学生是无色的酚酞,那么许亮老师就是碱,遇见他,学生便有了五彩的颜色和多彩的梦想。

锐意进取 深化教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017年9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 《人民日报》 撰文,吹响了“课堂革命”号角,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的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变,课堂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只有抓住课堂这个核心地带,教育才能真正发展。许亮充分意识到教学改革是靠每一堂课的创新而实现的,因此他不断对 《有机化学》 教学进行大胆改革。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及科研兴趣,许亮在教学内容上有针对性的进行和实验课程相结合的内容改革,通过对具体科研成果进行分析,解释理论课程中的相关问题,例如反应机理知识的讲解,他结合自身教学改革的成果奖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动机的能力。

《有机化学》是我校校级精品课程,也是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唯一开放的网络精品课程,许亮负责该精品课程的建设,主要负责平台建设和管理,建立了有机化学整套网络教学课件、网络习题互动平台等,《有机化学》 精品课程在结题验收中获得专家评分第一。他大力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工作,采用BYOD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拓展了教学的时效性,从空间和时间上充分的培养了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学习,达到了多方位培养学生的目的。他还针对 《有机化学》 课程建立了多套信息化教学软件,丰富了学院有机化学的教学资源,为进一步进行有机化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双向融合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因材施教 效果显著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许亮有不同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对于师范类的学生。他认为,师范类的学生更多的是锻炼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因此,他通过设计部分案例,拟定一些较简单的知识,由学生提前预习,分小组讨论并进行知识点的教学阶段设计,学生在课堂进行一个知识点的讨论讲授,他再进行总结归纳。这种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培养了师范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师范意识。近年来,在许亮指导学生参加的两项科研项目——全国教学技能比赛、实验技能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许亮通过各个形式推广融合创新经验,带动省内外青年教师教学创新。近三年,他受邀就本科教育教学创新改革相关内容在贵州各高校作了20余次专题讲座,获得一致好评,推广了教学创新经验,宣传了高等教育应不忘初心,回归教学的理念,引起了教师们的共鸣,起到了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此外,他每年均为贵州省高校新进教师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作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双向融合创新的教学培训工作,为贵州省高校“国培计划”教师做教学创新相关培训工作,也为贵州省中小学国培教师做了多次专题讲座,提高了各类型教师教学能力,推广了教学创新经验,为贵州教育的师资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心系山区 基层支教

支教,是许亮刚参加工作后,主动要求的第一个任务。他来到地处山区的贵州省凤冈中学支教,承担6个班的课程。看到学校设备老化,教学管理效率不高,许亮便主动承担办公现代化改革任务,以自己的计算机特长为学校设计制作官方网页,进行对外宣传,同时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培训。支教期间,许亮和当地教师一起吃住,一起进行教研活动,一起思考学校的信息化改革,这些体验深深地烙印在他心上。正是这段时间,许亮感受到基层教师迫切需要信息化教育相关能力的培养。他默默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为山区培养更多优秀且具有信息化素养的教师。2001年,许亮因支教成绩突出,被评为贵州省省属第三批优秀支教队员。

萤火虫的可贵,在于用那盏生命之灯,照亮别人;许老师的可敬,在于他总是用自己的付出为他人提供方便。许亮说他深爱着这份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虽然平凡,平凡得掀不起一丝波澜,但这平凡却在他的心头悄然生根、发芽!未来他会更加致力于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不忘初心,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