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Home

首页

带不走的驻村工作队,忘不掉的驻村兄弟情——贵州师范大学驻村第一书记汪行江

2025-11-06

人物名片:汪行江,男,汉族,中共党员,现任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2021年5月-2023年5月,担任石阡县白沙镇三塘村驻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2023年荣获铜仁市乡村振兴优秀第一书记和石阡县乡村振兴先进个人等荣誉。

2021年4月底,作为贵州师范大学新选派驻石阡县第一书记代表,我参加了全省新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示范培训班学习,5月8日,被派驻到石阡县白沙镇三塘村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2023年6月,我结束驻村任务回校履职,迄今已两年有余。在两年的驻村工作中,我始终牢记学校党委的嘱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履行第一书记“一宣六帮”职责。两年朝夕相处,也让我和三塘村支部书记周必润同志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2023年5月,驻村期满轮换时我向学校组织部门申请继续留任三塘村第一书记,学校组织部门基于全盘考虑,没有同意我的留任申请。2025年6月新一轮驻村轮换时,我又再次向学校组织部门申请赴石阡县任驻村第一书记,又因我现在的工作岗位不能离开未能如愿,留下了不小的遗憾。

两年的驻村工作得到了三塘村群众和镇、县、市各级党委的认可。返校后我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学校党委的充分肯定。2024年4月,我被学校组织部门考察选拔为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承担了更加重要的职责。以下是我2023年5月离村返校前的一些片段和心得。

连续几天的降雨,终于将连续半年多的旱情送走,但是随之而来的又是新一轮的洪灾。我和村支书周必润检查完灾情回到村委会,刚脱下雨衣,还没来得及喝一口水,我几经犹豫后还是开了口:“支书,我……”没等我说完,周必润就猜到我想要说什么,他用几乎恳求的语气问道:“一定要走吗?就没有挽回的余地和办法了吗?如果我向贵师大写一份申请,能不能让你留下来……”他话还没说完,声音已经哽咽。“支书,其实我不想走的,去年年底我就向学校领导和组织部门提出申请,希望可以继续留下来。但这次学校申请来驻村的年轻人比较多,学校党委经过慎重考虑,还是决定让我回去,让年轻人来村锻炼,他们比我年轻,比我还能干……”“别说了,你晓得我的脾气,换其他人来,不一定能和我处得来。再说了,你回去了,那些辣椒的销路怎么办?村文化广场的设施怎么办?你要是走了,我也辞职去!”我的思绪一下被拉回到和支书共同奋斗的点点滴滴……

2021年5月10日晚,我刚到村两天,三塘村就遭到了强降雨袭击,我和村支书连夜查看灾情,安排群众转移;第二天天还没亮,一夜未眠的我俩又走访群众,统计受灾情况。为了帮助受灾群众渡过暂时的难关,巩固好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过渡期内建档立卡户不返贫,我向贵州省红十字会寻求帮助并得到10万元的救灾物资和2万元救灾款。5月17日,我和村支书在向受灾群众发放救灾物资和救灾款时,受灾最为严重的村民贾福佑和老伴感动得双手颤抖、老泪纵横。


汪行江和村支书周必润冒雨查看灾情


汪行江和村支书周必润慰问受灾群众


2021年10月16日,三塘村政府特困供养村民史树勋在白沙镇敬老院去世。因其不属于孤寡老人,不符合政府安葬的政策,其儿子儿媳又是智残人士,没有劳动能力和经济来源,全家都靠低保生活,三塘村集体公司因为连年亏损,也没有经费对其进行安葬。我将这个情况向学校党委汇报后,很快得到了学校党委的回复并及时拨付了1万元作为史树勋老人的安葬费,让其入土为安。

2022年,三塘村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作为铜仁市受灾最为严重的村,三塘村村民的水稻、玉米、高粱、油菜等农作物收成受到严重影响,村集体产业也损失惨重。我和村支书带领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的同志,千方百计为村民解决因干旱少雨导致的饮水困难,在白沙镇党委的关心支持下,另寻到溶洞水源一处,并通过电泵抽水到缺水严重的两个村民组,缓解了他们吃水难的困境。


汪行江和村支书周必润一起召开群众会


在两年的工作中,无论是召开村民大会解决矛盾纠纷等繁杂琐事,还是产业规划和发展,我和村支书两人相互搭台,相互帮助,配合得越来越默契,工作越来越顺手。村支书更了解村情,适合冲在前面,我则更适合做思想工作和归纳总结。我经常把自己比喻成赵刚,把村支书比喻成李云龙。村支书发挥自己有技术有经验的优势,大力发展精品水果黄桃、苔茶和黄金茶等长期产业以及高粱、辣椒等短期产业;我利用自己的资源为产业拓展销路,2022年与贵阳某公司签订了90000斤干辣椒的销售订单,为三塘村的产业发展解决了后顾之忧。在人才培养方面,村支书负责发掘动员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到村委会实习,我则主要负责教育培养这些年轻人,让他们安心工作,为村支两委的换届工作做好后备力量的培养和储备。镇党委、政府对三塘村的工作越来越满意,也越来越放心。2021和2022连续两年的年度后评估工作,三塘村都是作为“重点备检村”在筹备。有了领导的肯定,我们两人干劲越来越足,不断完善三塘村的各项为民服务和村务管理工作制度,稳定和完善产业发展,培养优秀的有志青年加入党组织,规划文明村寨建设……


汪行江和村支书周必润一起看望留守老人


很快,两年的驻村时间就要到了,新一轮驻村第一书记名单公布,我却不在驻村名单中。镇党委书记谭安模打来电话,他不解又焦急地说道:“汪书记,你能否来我办公室一趟,村支书周必润要辞职!他说你走了他也不干了。”我这才反应过来,刚刚周支书是真的去辞职!我很快赶到谭书记的办公室,和周必润真诚沟通,并把学校党委的决定和用意告诉他,不是我不想留下,而是组织的决定必须服从!我也郑重承诺,回学校后还会继续关心三塘村的发展,不管是在农产品的销路方面还是其他事情上,都会继续帮助三塘村和村支书及时解决困难。如果学校党委允许,下一届我还会申请到三塘村驻村。听罢,村支书这才勉强答应不再提辞职的事,我们双手紧握,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责任编辑】一审(校):王玥; 二审(校):张杭; 三审(校):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