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两载 一生留念——贵州师范大学驻村干部谢文
【作者】    【来源】  【日期】2025年10月16日 11:18  【点击】[]

人物名片:谢文,男,土家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2019年9月进入贵州师范大学工作,原系贵州师范大学教师工作部(处)师资科科员。2023年5月-2025年6月,经学校选派到石阡县白沙镇三塘村驻村,期间他坚守岗位,紧紧围绕“一宣六帮”工作要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乡村全面振兴打好坚实基础。2025年初,他引入石阡狼牙特训营到村开展研学活动,盘活村内闲置固定资产,助力三塘村高质量发展,成为村内一张靓丽名片。

转眼两年的驻村工作结束了,一起翻开此次学校驻村队伍中年龄最小的谢文同志的驻村记忆,他用双脚丈量了村里的每一寸土地,也把青春写进了田埂与星光之间。此前因工作年限未到,谢文未被选派进入驻村队伍。这一次能够前往驻村,他心里十分激动和感动,非常感谢组织的信任和培养。由于远离城镇,又缺乏农村的生活经历和工作经验,让这位年轻人迎面撞上生活与工作的双重考验。


谢文在农户家中登记相关信息


生活关:以苦砺心志

生活上经历的一些画面仍然让谢文记忆犹新:独自到村报到的第一顿饭是前任驻村第一书记留下的泡面,这竟成为未来两年驻村生活的“预告”;由于所在村委会十分狭小,因此只好“借住”在另一个村委会的木房子里。“这里居住条件确实差,但我非常感激你把这里收拾了出来。”他对前任驻村书记语音说道。石阡的夏天非常炎热,村里没有专门的盥洗室,好几次他在洗漱时都遭遇了不速之客——癞蛤蟆,并且不止一只,甚至跳到了他的腿上。乡村道路崎岖,多次险象环生,印象最深的是首次陪同校领导调研返村途中,路况极差,车辆几近失控,惊惧之际,方知当日恰逢自己生日。


谢文看望村里困难老人


工作关:实干显担当

谢文虚心向村干部学习,严格按照“一宣六帮” 要求,认真做好驻村工作。针对几户因对帮扶政策不够了解的群众,他多次登门拜访,耐心做好解释,山路崎岖,他多次摔破了皮。正是这样的付出,让群众慢慢理解并支持帮扶工作。他也经常和村干部一道加班加点,多次到凌晨才完成上级的安排部署,屋外已是寒风刺骨,只听见远处几声犬吠。


谢文和群众一起修缮村道


作为直接服务群众最基层的组织,村里的工作不好做,待遇也不太高,很难留住人。驻村期间,谢文积极做好年轻村干部的思想工作,解答他们思想上的困惑、帮助克服工作上的困难。在两名村干部离职、又面临各类繁杂工作的艰难时段,为找到符合条件的村干部,他和村支书、村主任一同走家串户,经过多方了解,为村委选聘了两名年轻干部,配齐了村委班子,为民服务有了更坚强保障。

回忆起驻村的700多个日日夜夜,“这段经历是难忘的、宝贵的,驻村两载、一生留念。我会一直牵挂这里、一直关注这里,一定会再回去看看。”他说。


【责任编辑】一审(校):王玥; 二审(校):张杭; 三审(校):丁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