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Home

首页

贵州师范大学“艺见·益美”辅导员美育工作室举办读书会

本网记者 文/郑宇倩 罗毫树 图/张浩 周洲

2025-11-24

11 月 21 日,贵州师范大学“艺见・益美”辅导员美育工作室第三期“阅美知行读书会”在东区香樟书房举行。活动以“美育的核心:丰厚感性培养及其育人价值”为主题,由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联合指导。校报编辑部主任、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马丽华出席;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工作室负责人潘瑜主持;各学院师生代表及校党委宣传部学生记者代表参加。



活动在音乐学院教师郭薇的大提琴独奏中启幕。音乐学院教师徐小雁以“一粒葡萄干”为切入点,引导师生用感性思维感知事物多样性,系统阐释美育核心内涵。她提出,美育的核心是培养“丰厚感性”——一种融合理性认知与人文温度的综合感知能力,而非单纯的感官反应。



徐小雁结合“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意体悟与莫奈《干草堆》的光影解读,指出“丰厚感性”能让人从日常事物中读出深度与温度。她追溯席勒《美育书简》思想与马尔库塞文化观点,引用吴冠中“美盲比文盲更可怕”的论断,强调快节奏生活中美育对呵护感性能力的重要性,并拆解培养路径:通过细致观察敏锐感觉、整合感知提升知觉构型力、主动联想激发创造力、共情体验涵养深层情感。“美育与文化传承息息相关。”她强调,不同文化的审美差异源于内心的文化“预存图式”,美育通过审美体验让文化基因潜移默化浸润心灵,培育文化认同与生活深情。




沉浸式分享让现场学生形成全新认知。大家纷纷表示,观察葡萄干的褶皱与甜味分层,才明白美育藏在日常细节中,是视觉、触觉与味觉的交织美好。美育不是艺术技能培训,而是帮我们从生活中发现美,涵养丰盈精神世界。美育的最终价值在于“悦己”,从平凡日常中捕捉美好便能收获细碎快乐。

据了解,作为贵州省名辅导员工作室,“艺见・益美” 辅导员美育工作室将持续开展系列读书会活动,推动美育全方位融入校园生活,助力师生提升审美素养与人文内涵。


【责任编辑】一审(校):郑兴鹏、王玥; 二审(校):张杭; 三审(校):丁龙